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,明明最近有很多急迫的工作,但還比往常更常上來寫文章。這篇
文章想寫也有幾個月的時間了,正好最近[賽德克巴萊]要演出了,索性把先前看過的幾本
與原住民有關的書介紹一下。最多人看過的應該是這本[少年小樹之歌]吧,以一位美國印
第安人小孩的觀點寫成的,描寫他與祖父母共同生活的成長過程,相當生動,也令人感傷...


[Photo from 博客來網路書店]


這本書裡其實講了許多當時白人對印第安人的歧視,也寫了白人彼此之間的紛爭。

第二本書是[西雅圖的天空-印第安酋長的心靈宣言]。


[Photo from 誠品網路書店]


應該有不少人看過這位酋長所說的宣言,這也成了與環保有關的宣言之一。其實他說的很
簡單,但也很發人深省。這位酋長說...你們(白人)的神不是我們的神,否則他怎麼聽不到
我們的祈禱?大地是我們的母親,河流是我們的兄弟,你們怎麼可以把他們拿來買賣?我們
只向大地求取足以裹腹的食物,你們(白人)怎麼能因取樂或謀財而讓成堆的野牛曝屍荒野?
甚至趕盡殺絕?

老實說,當時白人並沒有把當時生活在當地的原住民當人看,用欺騙、武力去奪取他們生
存已久的地方,並要求他們遠離家園,許多原住民在移動的過程中死去,或是在保留區內
逐漸失去既存已久的文化。(其實我們現在對待台灣的原住民也是一樣的...)

第三本書是[在山裡等我]。描寫原住民如何與白人政府對抗的故事,相當血淋淋。可以看
到兩方因為文化及語言的差異,而產生的衝突。尤其描寫主角原先位於山谷中的美好生活,
卻因為白人軍隊的入侵而完全崩毀的那段,令人不忍再仔細看下去...


[Photo from 博客來網路書店]


第四本書是[曠野的聲音]。描寫一位白人應邀並進入澳洲原住民的生活,在與他們徒步穿
越澳洲大地的過程中,逐漸瞭解原住民的生活並發現自己的潛在能量。這位作者連續寫了
兩本,但我覺得第一本寫得比較精彩。可以看到作者如何拋棄過去的生活、物質與成見,
去學習接受[自我]。這本書中的原住民,懂得傾聽自然的聲音,會因為自己能力的增長而
決定為自己取新的名字,食物是上天的恩賜,當有需求時上天自然會為他們找到方向。但
他們也很清楚的意識到,自己即將從俗世中消失的事實,世界的洪流在轉變...


[Photo from 博客來網路書店]


台灣的原住民政策始終有許多為人詬病的地方。過去[唐山過台灣]的年代,因為新住民(
也就是現在的閩南人)想取得安身立命之處,用欺騙、婚配的方式去取得原住民土地的事
是有的(許多平地原住民也已被同化或消滅了)。現在我們是否有比當時做的更好呢?好像
也不見得。

前陣子聽一位老師上課,他說著八八水災後原住民入住慈濟[大愛屋]一事,其實也幾乎是
在做"滅族"的行為。原住民習慣住深色的房子,屋子卻永遠只能是白色的;原住民家家戶
戶前都有的圖騰柱,只要一擺出來就會被管理者搬走;原住民喜歡團體一起吃飯喝酒,烤
山豬肉吃,管理者卻無法接受而在一旁猛念往生咒...等等的事情不勝枚舉。老師就感嘆,
這樣下去,在那裡出生長大的原住民,又會對自己的傳統文化記得多少?

這篇文章有點沉重,不過有趣的是我所看的書大部分都訴說國外原住民的歷史,與台灣
原住民的書卻很少,歡迎各位推薦給我,當然[賽德克巴萊]是一定要看的囉~畢竟魏導演
可是為這電影磨了十年呢~大家也要去贊助一下國片喔~

是說,翻開台灣的歷史,根本就是斑斑血淚阿~






arrow
arrow

    mickie10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