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北上來看"2006新一代設計展",星期天正好可以一起去鶯歌走走。這次很幸運的,鶯
歌陶瓷博物館正巧展出"瓷金風華-歐洲名窯瓷器展",更幸運的是參加了免費導覽,讓自己
來一趟知識之旅。
陶博館的寄物櫃很有特色,每片門板都以彩繪陶片做裝飾,相當有氣氛。
首先導覽員為我們介紹了用於加溫窯的材料,包括相思木及稻草等,另介紹了蛇窯的構造。
因為"蛇窯"很長,所以又稱為"龍窯"。也因為其長度的關係,為導熱良好所以窯尾會較高,
幫助空氣對流。
另外導覽員還針對土、釉及製法詳細介紹。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人行磚的排法,以前的馬路
會把磚鋪成人字形,表示這裡是"人來人往"的地方。而如果是住家內院則排為T形,代表
"止步"之意,不可擅闖。以造形意象區分出公共區域與私密區域,古人真有智慧呀,可是
如果知識沒有傳承下去,那後人不瞭解也就會胡亂走拉!!!
接下來的" 瓷金風華-歐洲名窯瓷器展 "就更精彩了,歐洲瓷器原是由中國傳入,但為與西
方文化相結合,自然產生了下方的產品,在磁器上加入座與燭台,變成了如此不中不西的
樣子。中國講的是寫意,而西方所造之物品細節卻繁複到搶掉了原有瓷器的風采。
導覽員說西方第一位發現如何製造瓷器的是一位煉金術師,這原是一件光采的事,但他無
意間的發現卻讓他受監禁之苦至死,因為聘請他的人怕秘密外傳,使得煉金師年紀輕輕就
鬱鬱寡歡酗酒而亡,令人同情。
不久,歐洲就發展出自己瓷器特色,使用相當瑰麗的色彩,栩栩如生的圖樣,配合當時的
各種藝術運動(新藝術運動及洛可可風格等),使瓷器迅速普及歐洲各國皇室。設計風格大
多在本體繪上花草人物等圖案,並在一旁裝飾以瑬金或彩繪等製法做成的金色花草、紋飾
及人物。
也因為磁器的製作手續繁複及容易損壞的特性,凡是保留下的產品價格均不菲。像下面這
個珠寶盒,雖然是複製品,但價格也高達上千萬。
現在歐洲的著名窯場大多是從前的官窯,除了日常用品外,他們也會設計一些可供把玩的
瓷偶,內容則以人物居多,另外也有擬人化的動物瓷偶。
最佩服的是他們可以將瓷器做的與真實的籃子相近,這需要相當高超的技術,否則在燒製
過程很容易就塌壞了。
不過因為釉藥或多或少均含有金屬成份,如果盛熱食可能會讓金屬溶出,所以這些鮮豔的
瓷器還是拿來看看就好了。我想以前的君王會越生越笨,除了近親繁衍外,這些有毒的器
皿應該也有一點功勞八...
延伸網站
1.瓷金風華 BY HOBBIT729
http://blog.webs-tv.net/hobbit729/article/1619744
圖片拍的很漂亮,解釋的很詳盡
2.瓷金風華 BY 鶯歌陶瓷博物館
http://www.ceramics.tpc.gov.tw/gold/gold/
3.陶瓷藝術 BY GARY的枯葡園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yingjui&category_id=2018893
4.「瓷金風華」歐洲名窯瓷器展(上)(下) BY 大紀元新聞網
http://www.dajiyuan.com/b5/6/4/6/n1278734.htm
http://www.dajiyuan.com/b5/6/4/29/n1302673.htm
內有展覽的相關影片
5.銅鎏金是如何製造的?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405110309400
鎏金製法的介紹
6.看歐洲名窯瓷器 做藝術心理測驗
http://www.arttime.com.tw/member/activities/yingge/quiz_form.asp
我是隨性的人,那你們呢???